更多

展会筹备中

详细内容

你知道我国第一个轴承厂是哪个吗?附轴承发展的历史照片

轴承是机器中的重要配件,我国的轴承工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然而,解放以前,偌大的中国却没有一个能独立制造轴承的工厂。


图片


日伪统治时期,辽宁省瓦房店有个“满州轴承制造株式会社”,它附属于日本的工业体系,是日本东洋轴承公司的一个附属厂。这里只能加工制造轴承的内、外套圈,而钢球和保持架则由日本国内供给。这个在旧中国唯一的典型殖民地性质的轴承装配厂,就是现在我国轴承加工企业之一的瓦房店轴承集团的前身。

“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”从1938年开始修建,1940年4月1日投产。

当时有职工400多人,机床30余台,每年可装配中小型轴承6000套。后来,经过扩建,到1945年,职工总数增加到1900多人,拥有机床560台,每年可装配80万套。从1945年日本投降到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,大部分工人已经返乡,企业内只剩下200余人。

解放后曾一度生产一些军用器材和维修枪支,支援人民解放军。1949年1月1日成立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,统一领导与管理东北区的民用机械工业。新改名的“瓦房店滚珠轴承厂”,从1949年5月增添了部分设备,组成了车工、磨工和热处理三个生产单位和一个机械分厂,正式生产轴承。

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破坏和战争的创伤,给本来就不能生产成套轴承的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困难。但是,在新政府的领导下,全厂工人和技术人员,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纪录运动。为了造出钢球和保持架,工人们日夜奋战,经过上百次的试验,摸索出钢球磨削和热处理工艺过程。

开始,生产出的钢球不发光,装出来的轴承不耐磨、寿命短,但是,它毕竟是新中国生产出来的第一批轴承。从此,结束了我国轴承配套的殖民地生产史,走上了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制造轴承的道路。这一年,全厂职工增加到1022人,生产轴承13.5万套。

图片


从1952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,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,轴承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。


全国轴承行业形成了以瓦房店为一厂、哈尔滨为二厂、洛阳为三厂的三大骨干企业。这时,瓦房店轴承厂职工人数增加一倍,设备增加71%,轴承年产量增长3.8倍,品种由126种增加到334种。产品逐步向通用化、系列化、标准化目标前进。


图片


中国第一“轴”的故事

时光回溯七十年,新中国百废待兴。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,国家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,提出实施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“一五计划”。作为机械工业的核心基础件,轴承赫然在列。


1954年,新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现代化轴承制造企业在河南洛阳开建。此后的岁月,洛阳轴承厂与共和国一同成长,创造了我国轴承行业多个第一。数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为“中国轴”代言。


上世纪60年代,国家正在投入力量研制一种精密光学座标镗床。主轴是这种机床的关键部件,与其配套的轴承尺寸精度要求更高,内、外套的径向摆动误差不能超过千分之二毫米,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,轴承的温升不能超过15℃。


这种高精度的轴承,当时只有西方少数国家能够制造。一家外国公司向我国漫天抬价,提出用同样重量的黄金或者6吨对虾换一套轴承!


欺人太甚!外国人能造的轴承,我们中国人一样可以造。国家把光荣而艰巨的任务,交给了洛轴。


高精度的轴承必须在高度洁净和温度稳定的环境中装配,否则会影响精度。当时洛轴没有这种条件。参与试制的职工们找来几块塑料薄膜,盖起小“装配车间”。大热天,“车间”密不透风,如进蒸笼。攻关人员毫不理会,一丝不苟地投入到工作中。第一批座标镗床主轴轴承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了。


测试结果显示:内、外套的径向摆动误差为千分之二毫米,完全符合设计要求。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,这种轴承先后为昆明机床厂、无锡机床厂、中捷友谊机床厂等用户配套使用,为振兴国家装备制造业立下汗马功劳。

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经济建设重回正轨,提高这种主轴轴承的精度被列为国家一百个攻关项目之一。国家要求洛轴攻关,使精度提高一倍,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。


新目标要求轴承内、外套的径向摆动误差缩小到千分之一毫米,内、外滚道侧向摆动误差缩小到千分之二毫米,轴承高速运转时的温升限制在10℃以下。如果说,一个世界级短跑运动员成绩提高一秒钟就是创造了新的纪录的话,那么,在轴承加工中将精度再缩小千分之一毫米,同样困难。


新设计的轴承,结构复杂,更难加工。以B3—707为例,仅外套的磨加工就要经过87道工序。磨削外径是保证轴承圆度的关键工序,必须最大限度减少误差。工人肖进发采取低速磨削的办法,来减少机床震动对外径波纹度的影响,一边加工,一边测量,积累了上万个数据,终于将波纹度控制在千分之一毫米以内,比设计的精度要求提高一倍……


苦战三年,洛轴人成功制造出了高精度的座标镗床主轴轴承。测试表明:轴承的径向摆动差为千分之零点七毫米,内、外滚道侧向摇动差不超过千分之一点五毫米。专家们确认:轴承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攻关要求,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。


洛轴研制生产的这两种轴承的价格,仅为购买外国同类产品的1/7。洛轴不仅为国家争了光,也实实在在节约了大量外汇。这两种轴承的研制成功,标志着我国高精度轴承制造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。


轴承发展的历史照片,你见过几张?

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非常辉煌,四大发明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中国也是最早发明轴承的国家,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中国有了车,并始使用滑动轴承。


周朝时期发明了利用动物油进行轴承润滑技术,战国时期中国开始用金属制造轴瓦。


元朝时期科学家郭守敬发明了回转支承(转盘轴承)技术。


清朝时期制造出了具有现代轴承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。


民国时期,中国开始批量生产轴承,并形成瓦房店、上海两大轴承生产基地。


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轴承行业飞速发展,最终奠定了中国目前轴承行业发展的总体格局。


轴承发展历程中的历史照片,你见过几张呢?以下这些老照片真的弥足珍贵,看完后,金妹子也忍不住收藏起来!


图片

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战车,伴随车的出现,原始轴承也开始应用。



图片

商代战车复原图,其中有车轴和原始轴承等组件。



图片

《诗经•泉水》中最早提到轴承润滑油,说明早在周朝时期中国已经掌握了轴承润滑技术。



图片

出土的汉代金属轴瓦(釭)——原始的滑动轴承。


战国时期中国就发明了金属轴瓦(釭),并出现了木材与金属组合而成的滑动轴承。轴瓦的发明减小了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,提高车轮转速,延长了车轮使用寿命。


图片

车軎[wèi]——原始的推力轴承,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。


图片

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代战车,车轴头就是原始的推力轴——车軎。


图片

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天文仪器——浑仪。


郭守敬在浑仪两环之间安装了四个小圆柱体,构成滚子支承,这种结构与近代”滚柱轴承”减少摩擦阻力的原理相同,这可以说是原始的滚动轴承。


图片

18世纪,清末洋务运动中生产的圆柱滚子轴承。


图片

1937年,中国第一套国产轴——双列调心球轴承1308,在上海秦福兴五金号诞生。



图片

秦福兴五金号(上海滚动轴承厂、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前身)创始人——秦福荣(1903~1980)。


秦福荣,江苏无锡人。1926年在满庭坊月桂里49号创办泰福兴五金号(现上海滚动轴承厂),从日本的洋行进货,推销进口轴承。后又开设裕昌五金号。1929年,开设工场间,进行旧轴承修配业务。1937年,秦福兴五金号试制成功第一套国产“1308”双列调心球轴承,产品品牌为SRF。


图片

1943年,秦福荣在上海开设秦福兴五金轴领铁工厂,至此,秦福荣以“两厂两店”专门生产和经销轴承产品,商标为“双马”牌。


图片

1938年3月,日本在瓦房店建轴承厂,1940年1月建成投产,命名为“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”,由东洋轴承制造株式会社【NTN,1918年创办,1937年更名为“东洋轴承制造株式会社”】经营。


图片

“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”发行的股票。


图片

建国初期的瓦房店轴承厂,1949年9月,瓦房店轴承厂生产出以“610”为代表型号的第一套工业轴承。


图片

1950年6月,朝鲜战争爆发,瓦房店轴承厂北迁哈尔滨市,改名为“东北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第14厂”(哈尔滨轴承厂前身),1951年4月正式投产,瓦房店轴承厂成为分厂。


图片

建立初期的哈尔滨轴承厂。


图片

建设中的洛阳轴承厂锻工车间。


1954年3月,洛阳轴承厂开始动工建设。1958年7月建成投产,洛阳轴承厂是“一五”期间陆续兴建156项重点工程之一。


图片

1958年7月1日,洛阳轴承厂开工生产剪彩仪式。


图片

1959年10月,周恩来总理视察洛轴。


图片

六四年的轴承合同书

图片

工人登记表

图片

《轴承牌》香烟

图片

轴承制造原始工艺

图片

农村滚珠轴承的润滑

图片

哈轴融资劵

图片

最高指示:抓革命,促生产。

图片

荣誉证书

图片

早期轴承贸易收据

图片

轴承行业会议参会代表证

图片

早期轴承贸易发票

图片

洛阳轴承厂粮票

图片

洛阳轴承厂粮票

图片

劳保享受卡

图片

轴承厂劳模留念

图片

立功证书



快捷导航

联系方式

最新资讯

公众号

地      址:慈溪市古塘街道北三环东路588号慈溪会展中心


联系电话:0574-63072010


QQ:527991035

技术支持: 企动网络 | 管理登录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