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

展会筹备中

详细内容

浙江领跑全国!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最新区域版图来了

8月21日,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名单,共2930家企业上榜。这是对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政方针的具体落实。
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。今年6月1日,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《意见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要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、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、一万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。

图片

自2019年以来,工信部已先后公布三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培育名单,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。同时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,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多家。

在我国超过3000万家中小企业中,这些优中选优的“小巨人”,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、城市和行业?从这份“小巨人”生长图谱,也可一窥所在地域经济的韧性与活力。
浙江领跑全国,前十东部占7席

从数量上看,最新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数量超过前两批的总和。从地域分布来看,第三批“小巨人”企业中,东、中、西部分别有1773家、746家、411家,占比分别为61%、25%、14%,与全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。从所处行业看,超六成企业属于工业“四基”领域,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,超八成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,九成集中在制造业领域。

图片

另据华西证券研究所统计,在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中,共有311家在A股上市,且呈现盈利能力强、成长空间大、研发投入高等特点。

图片

从行业分布看,这些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领域,其中机械设备、化工、医药生物、电子、电气设备企业数量居前五位,分别达到82家、48家、37家、32家、23家,共计222家,占总数比重约71%

除行业特征外,这些企业的地域分布亦值得关注。根据工信部公开数据,梳理出4762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最新地域版图。

图片

按照工信部统计口径,若将5个计划单列市单独列出不计入本省数据,则上榜数量排名前六位省份依次为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广东、上海、北京,均超过250家。

图片

其中,前两名浙江、江苏上榜企业数量仅相差3家,十分接近。其余4个省份均在250-270家之间,并与后续地区拉开一定差距。

若加上计划单列市数据,各省份排名则有明显变化——“浙江+宁波”总数一骑绝尘,比第二名多出41家;“广东+深圳”总数超过江苏、山东,居全国第二;“山东+青岛”总数超过江苏,居全国第三;而江苏以285家企业数位列第四,比上一名少了近80家。

图片

以此按中国四大经济区域计算,上榜企业数量前十位省份中,东部地区占据7席,并包揽前六位次;中部地区有2个(湖南、安徽),分别排名第七、第八;东北地区仅辽宁一省入围,排名第十;西部地区无省份入围。
宁波收获满满,苏州未进前十

一个普遍规律是,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,经济都很好。于城市而言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上榜数量是城市实力的直接体现,也关系着未来的发展前景。

具体来看,4762家“小巨人”企业,哪座城市收获最丰?

图片

根据启信宝提供的数据,按照企业注册地统计,除四座直辖市外,宁波、深圳、成都3座城市上榜企业数量均超过100家,位列前三;青岛排名第四,共有97家企业上榜;紧随其后的厦门、东莞、西安、长沙上榜企业数量都在70+级别;广州、郑州也上榜前十位。

总体而言,各城市企业数量排名与经济实力大体相当,但也有一些“意料之外”

比如,GDP排名在全国前十名开外的宁波,上榜企业数仅次于上海、北京,居全国城市第三位,非直辖市第一位。

不仅如此,在工信部另外一项“制造业单项冠军”遴选中,自2016年启动至今的五批榜单中,宁波以总共45家位列全国之首,且已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。

让人略感意外的是,作为江苏两大核心城市,有“最强地级市”之称的苏州和省会南京,上榜企业数量仅排在前20名靠后位置,明显低于GDP排名。而厦门、大连、温州、沈阳等GDP未达万亿城市,跻身前20名,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与前景。

图片


此外,中小企业打造“小巨人”的同时,政府相关部门也在采取多种手段,助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。

在全国,2000多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、3000多家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,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。

在北京、上海,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开展服务,打通资源通达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中小企业“一站式”“一键式”服务。

在福建、青岛,通过开展政策服务,将企业信息和政策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并得出智能匹配报告,变“企业找政策”为“政策找企业”。

在浙江、湖南,通过整合“政产学研用”等各方面资源,开展协同创新,加强共性技术供给,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。

从“手工作坊”到智能制造工厂,从“零基础”攻关到助力大国智造,一批中小企业勇立潮头大胆创新,走上了“专精特新”的发展之路。

(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、央视网、中国工业报)

快捷导航

联系方式

最新资讯

公众号

地      址:慈溪市古塘街道北三环东路588号慈溪会展中心


联系电话:0574-63072010


QQ:527991035

技术支持: 企动网络 | 管理登录
seo seo